近来,无人机航拍河北雄安新区白洋淀燕南堤 。 (河北日报记者 耿辉 摄)
卫星比照图2024.06.03 (高分湖北中心供图) 燕南堤碧水荡漾,水天一色。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崔逾瑜 许应锋 刘天纵 杨千帆 河北日报记者 曹铮 康晓博
曾几何时,跟着工农业快速地展开、淀中村人口飞速添加,白洋淀——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水域面积急剧减缩,水质降为劣五类。
2017年4月1日,承载“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重托的雄安新区树立的音讯揭露发布。此前,习曾专程前往白洋淀并着重:“建造雄安新区,必定要把白洋淀修正好、维护好。”
雄安新区审时度势,展开大规模系统性生态办理,淀区水质完成历史性跨过,接连三年保持在三类规范,进入全国杰出湖泊队伍,“华北明珠”再现旧日“荷塘苇海、鸟类天堂”的胜景。
9月20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泛舟白洋淀上,但见淀阔水清,碧水千顷,苇海摇曳,著名作家孙犁《白洋淀纪事》中的场景跃然眼前。
“雄安新区树立前,有好长一段时间,白洋淀快要被养鱼的围网、拦网、网箱吞噬。”作为土生土长的淀中人,安新县端村镇大淀头村党支部副书记赵艾乐曾目击白洋淀“三网饲养”的张狂。
99个淀中村、淀边村,靠水吃水,祖祖辈辈以打鱼为生。“本来空阔的水面上,渔网绵绵不停,网箱鳞次栉比,只给行船牵强留出一条曲折细长的通道。从空中俯视,白洋淀就像一面破碎的镜子。”赵艾乐说,在狭小的空间内很多饲养,一遇阴雨天就“翻塘”,恶臭扑鼻。
2019年,白洋淀全面整理“三网”。大淀头村,足足9天,拔除500多根碗口粗细的木桩,拆掉300多亩渔网、130多个网箱、3处围堤。
更让赵艾乐惊喜的是,拆网没有遇到任何阻力,不少乡民自发撤除。“每拆一处,都感觉白洋淀的原生态容貌在一点点康复。”赵艾乐说。
走进“惠风居”民宿,开满鲜花的小院,一派蒸蒸日上。朱月梅是这家民宿的经营者,也是成功转型的乡民代表。“惠风居”民宿已开业五六年,4间房洁净整齐,周末、节假日需提早预定。“每人150元/天,连吃带住,吃的都是白洋淀最新鲜的野生鱼、最可口的农家菜。”朱月梅坦言,白洋淀整理“三网饲养”后,渔民仍可以入淀捕捉野生鱼。民宿冷季时,自己在家织造渔网,逮大鱼的、逮螃蟹的,每张渔网20元至30元不等,日子有着落。
朱月梅的父亲、公公都是白洋淀的渔民,现在他们开着小木船,在淀中接送游客。近年来,白洋淀旅行火了,200艘画舫船和100艘生态木船投入到正常的运用中,各村的摆渡码头成为旅行码头。
岸上也要截污。大淀头村树立污水处理站,每天净化处理全村发生的380吨日子废物污水。一起,村里请了5名保洁员,日子废物“日产日清”,让村里和淀里都干洁净净。
7年多来,雄安新区下大力气退出淀内水产饲养741处,办理污染鱼塘567个;施行淀中淀边村污水、废物、厕所归纳办理,非临淀村庄日子污水办理,乡村污水办理率超96%。
9月21日,漫步燕南堤,游客、骑行者来往不停,水中白鹭清闲寻食,好一派“人在陆上走、鱼在水中游、鸟在淀内飞”的水乡风景。
燕南堤坐落白洋淀北部烧车淀内,称号取自新安北堤燕南长城遗址。从前,烧车淀区域沼泽化严峻,淀泊退化、水流不畅、水体黑臭,芦苇也不连片。
“渔民拆围收网简单,但白洋淀水体的修正不是一日之功。”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水环境办理组组长周立志介绍,雄安新区树立前,白洋淀淀区被出产日子侵吞严峻,水位仅6.5米,水质曾低于地表水五类。
2018年4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白洋淀施行生态补水1亿立方米。白洋淀树立多源补水机制,累计入淀水量超70亿立方米,淀区水位保持在7米左右,淀区面积康复至300平方公里左右。
我国雄安集团生态建造投资有限公司干部张强曾担任燕南堤项目负责人。“为削减对淀区水质和生态的影响,生态清淤挑选在冬季进行。”张强介绍,寒冬腊月,淀水结冰,施行工程人员先破除坚冰,再整理淤泥。施工中,选用土工布、拦污屏、钢板桩三级生态围隔,使用无人机、水质在线监测仪等设备加强监管监控,避免淤泥、污水混入淀内。
2022年冬至2023年春,依托清淤四期航道开挖,燕南堤消纳27万立方米底泥。“淤泥也没有糟蹋,建筑燕南堤时打造台田、填筑岛屿,植绿用作肥料。”张强介绍,淀内原有的阻水路途,用底泥人工堆填,改形成三座相连堤岛,堤岛间安置廊桥、栈道、亭廊,两边水域保存芦苇、荷花。
“水清岸绿,荷花成片,我们都喜爱来漫步玩耍。”燕南堤讲解员魏静媚说,燕南堤本年4月对外开放,栽植乔木数万株,绿地面积超百公顷,成为白洋淀滨水岸线的一道亮丽景象。
到现在,雄安新区先后施行四期生态清淤,累计清淤疏浚土方2300余万立方米;展开“百淀连通”工程,疏浚水流通道约95公里,退耕还淀约74平方公里。“白洋淀经过‘内疏外调’的归纳施治,多年堆集的梗阻、‘毒素’被铲除,水动力康复,水环境改进。”周立志说。
清淤后的淀区,丰厚的水生植物、浮游植物和底栖生物,构成了共同的“水下森林”。水下摄影师周芳拍过全球大半个水域,但拍照白洋淀大片“水下森林”时仍感到震慑:“在水下,我看见了美丽、明澈、天然、共生。”
秀林郁郁、淀水粼粼。9月21日,一批批游客从白洋淀旅行码头下船,前往白洋淀鸟类科普馆,沉溺式体会“鸟类天堂”的灵动之美。
“生态好不好,鸟儿最清楚。”雄安新区安新县鸟类监测站巡查员张新瑞称,野生鸟类是生态晴雨表、水质测评师。自2021年以来,白洋淀水质安稳保持在三类规范,渐渐的变多野生鸟类挑选在淀区落户。
走进安新县鸟类监测站,白洋淀鸟类栖息地才智监测“一屏观全淀”。经过长途长焦高清摄像头可以正常的看到,阔政园鸟岛的黑水鸡、大竹良上段的池鹭、元妃荷园观鸟台的水雉幼鸟,或寻食、或潜水、或歇息,好一幅“万类竞自在”的调和画面。
“快看!青头潜鸭!”17时24分,张新瑞将大屏切换到庆洋鸟岛,发现一大群青头潜鸭在水草上扎堆寻食,大概有四五十只。
“水中无影子,青头不落脚。”被列入《国际天然维护联盟濒危物种赤色名录》的青头潜鸭,是国家一级维护动物,素有“鸟中大熊猫”之称,对落脚地环境要求极高。
张新瑞介绍,2018年,白洋淀初次观测到青头潜鸭的踪影。2022年7月,他们初次观测到青头潜鸭育雏,一只鸭妈妈带着一群鸭宝宝在淀中闲庭信步,形状心爱。本年1月,青头潜鸭同步查询观测到378只,到达历年来最高值,白洋淀已成为青头潜鸭的栖息地、寻食地和繁育地。
在安新县鸟类监测站,有一处野生水鸟救助站,一只黑天鹅、几只白骨顶鸡躲在水草里歇息。
“人们看到受伤的水鸟,都会送过来救治,待鸟儿康复后再送到桃花岛,进行野化,终究放归大天然。”张新瑞介绍,跟着白洋淀的鸟儿增多,护鸟志愿者到达2000余人。
生态环境好不好,鸟儿用翅膀“投票”。到2024年6月,白洋淀野生鸟类我国家一级维护鸟类到达13种,国家二级维护鸟类到达51种,“三有”维护鸟类和其他鸟类到达222种。鸟类品种从雄安新区树立之初的206种,添加到286种。此外,白洋淀鱼类康复至46种,较雄安新区树立前添加了19种,中华鳑鲏鱼全淀都有散布。加之“水下森林”,白洋淀已重构“河—淀—草—鱼—鸟”生态链。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书组织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播送电视节目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