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贵港市举行2024年武思江京屋防洪堤防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表彰为防洪抢险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团体和先进个人。其间,贵港市消防救援支队、港南区消防救援大队被表彰为全市防洪抢险先进团体,蔡梦之、梁盛美、付强、周伟迪、李启毅、杨文锋6人被表彰为全市防洪抢险先进个人。
受飓风“摩羯”带来的强降雨和上游来水影响,郁江贵港水文站呈现44.00米洪峰水位、超警2.80米,为2001年以来最高洪水位;贵港郁江支流武思江新平水文站呈现49.31米洪峰水位、超警2.81米,为2011年建站以来最大洪水。始建于上世纪五六十时代的武思江京屋防洪堤呈现散渗险情,贵港市消防救援支队接到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调令后,先后集结八塘、江南、新能、新科、布山、解放路、特勤、城东、战勤保证站共18辆消防车、311名消防救援人员赶赴现场处置。
灾祸发生后,自治区领导来到现场看望慰劳奋战在抗洪一线的救援抢险作业人员,实地查看洪水防备应对和排险抢险状况,催促抓好防洪抢险作业。广西消防救援总队领导闻讯第一时刻率队赶赴现场,与现场指挥部谈判研判后,跨区域调派玉林、宾客支队共15辆消防车、121名消防救援人员前往声援。通过救援部队103个小时的不间断坚苦奋战,成功保证京屋防洪堤处于安全可控状况。
9月12日0时50分,贵港市消防救援支队接到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调令:港南区瓦塘镇武思江京屋防洪堤土蜂窝段呈现渗水点,需调派100名消防救援人员前往处置。支队当即集结城区9个消防救援站共18辆消防车、107名消防救援人员赶赴现场处置,全勤指挥部遂行出动。
2时02分,辖区八塘、江南消防救援站抵达现场。经现场勘查:武思江京屋防洪堤土蜂窝段呈现2处渗水点,如不及时进行封堵,渗水点将会逐渐扩展,严重威胁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市领导据守一线,会同各职能部门、水利专家现场办公研判剖析,要求市消防救援支队初期参与力气当即安排而且展开铺设彩条防水布、充装沙袋,并转移投进至渗水点进行堵漏。
3时56分,支队全勤指挥部及声援力气相继抵达现场,并依据现场状况依照“两用一备”形式将现有力气分为三组,第一组持续转移沙袋加固堤堰,第二组在沙袋填点缀进行沙袋充装,第三组现场待命,依据指挥部指令随时进行轮换。通过十多个小时的不间断处置,避免了渗水点扩展,渗水点水质由污浊变为明澈,根本呈清水流态,减缓了对坝体的冲刷。
9月13日8时,指挥部通报武思江本次洪峰过境时刻为9月14日清晨3点,洪峰过境水位49.31米,超警2.81米,通过谈判研判,要求对堤堰进行加高加固并对新发现渗水点进行堵漏。支队依照指挥部要求在二号区段展开作业,此区段存在部分堤堰较低及渗水问题。
为保证顺畅达到方针,支队16车80人赶赴现场声援处置。14时30分,广西消防救援总队跨区域调派玉林、宾客市消防救援支队17辆消防车、6艘舟艇、121名消防救援人员前往声援。
19时10分,总队1车4人抵达一线督导指挥,参与后当即安排贵港、玉林、宾客支队领导干部举行布置会,统一思想,明确分工。依据现场指挥部指示,消防救援部队主要使命为巡检堤堰、充装沙袋、铺设防水彩条布、筑堤堵漏等作业。
9月14日17时,洪峰过境后,江面趋于陡峭且现场渗水点已完结封堵作业,但水位仍然处于警戒水位之上,为保证满有把握,整体消防救援人员不畏艰苦、不惧盛暑、坚持奋战,采纳“定向指挥、分区担任”准则,以队站区分区域,以班组区分网格,施行替换轮换、切割交叉、区域合作战术,保证处置作业安全、快速、高效。
截止15日20时,使用无人机拍照现场全景图5次,无人机巡航21小时;累计调派590名消防救援人员进行轮换;共填充和转移沙袋7200余袋、共234吨;转移彩条布、土工布17条、共2400公斤;加固防洪堤375米,巡视堤堰累计6200余米。16日上午8时,武思江水位已下降至警戒水位,经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研判后,决议各抢险救援部队有序撤离现场,此次抗洪使命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