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浙江在线日下午从省防指了解到,截至26日17时,兰溪站水位已回落至28.5米,今晚将降至警戒水位(28米)以下。省水利厅治水办主任朱法君表示,“目前钱塘江流域水位正在下降,汛情已经缓解,但仍处于高水位,省防指仍维持II级响应。”
据统计,6月9日8时至26日5时,全省面降雨量达313mm,浙江尚未出梅,但梅雨量已超过多年平均梅雨量(251mm)25%。
入梅以来的三轮强降雨区域基本重叠,大多分布在在钱塘江流域中上游,其中衢州市481mm,金华市409mm,分别为多年平均值的1.42倍、1.63倍。钱塘江流域兰溪以上面雨量439mm,比2011年的317mm超了122mm。
今年第三轮降雨中,钱塘江流域中上游(兰溪站以上)最大2天累计面平均雨量达160mm;2011年“6.20”洪水最大2天累计面平均雨量100mm。两年相比,今年降雨更集中,相同时间内降雨总量更大。“这场雨(第三轮强降雨)与一般的梅雨季节期降雨不太一样,时间短、强度大,接近于台风雨的强度。”朱法君说。
第二轮强降雨于21日8时开始至23日0时结束,第三轮强降雨又于23日6时开始,中间只间隔6小时,江河水库没有间歇时间,以高水位迎战第三轮强降雨。
兰溪站25日晚出现了1955年以来最高水位32.04m和洪峰流量14500m3/s,均超过2011年(最高水位31.86m、洪峰流量12500m3/s),为历史实测第二高值,超过20年一遇。“超保证水位历时24小时,比2011年的18小时还要长6小时。” 省防指办调研员 胡尧文表示,为了充分的发挥水利设施的作用,第三轮强降雨以来省防指共发出39份调令,特别是向富春江水库发了24份,调度流量精确到100立方米每秒,桐庐水位从始至终维持在23米以下。
记者了解到,新中国成立以来,钱塘江流域先后遭遇过数次流域性洪水。其中,1992年兰溪站洪峰水位31.17m,1997年兰溪站洪峰水位31.41m,2011年兰溪站洪峰水位31.86m,今年的洪峰水位32.04m,为历史实测第2高,超过1992年、1997年和2011年。省水文局总工程师丁伯良表示,今年洪水更大,但是从目前统计看,损失是逐年递减的,这得益于我们多年的水利工程建设。
目前,钱塘江中上游地区已初步建成了较高标准的堤防体系,有效保护了中上游沿岸地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兰溪,2011年“6·20”大洪水以后,该市将防汛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近年来,兰溪已建成防洪生态兼顾的城东片防洪堤应急工程,加固农防74.4公里,完成4座中型水库、91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同时加强完善了基层防汛体系等非工程措施。
截至6月26日6时,梅雨强降雨已造成杭州、金华、衢州、丽水的22个县(市、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0.55亿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5.34亿元,工业交通业直接经济损失1.80亿元,水利工程直接经济损失2.47亿元。另据统计,全省共转移人员15万人。
据气象预报今天明天南部地区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全省各级防汛部门将继续做好监测预报预警,分析会商,巡堤查险,人员转移,工程调度等工作。
受梅雨强降雨影响,钱塘江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兰江出现1955年以来第二大洪水。25日7时兰溪站开始超保证水位(31.00米),20时15分兰溪站最高水位32.04米,洪峰流量14500立方米/秒,超过2011年“6·20”特大洪水。26日16时,兰溪站水位已回落至28.74米。
国家防总、省委省政府格外的重视钱塘江流域性大洪水防御工作。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委托国家防办主任致电省防指,要求严密防范,保障人员安全,加强高水位水库山塘、堤防的巡查检查,发现险情、及时报告、及时处置。25日晚上,省委书记车俊致电省防指,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当前防汛工作的指导,落实人员巡堤查险和应急值守,并择时做好水毁工程的修复工作,特别强调要务必保障人员安全,已转移撤离的人员在警报解除前不得擅自返回。25日下午,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袁家军赴省防指检查指导防汛工作,与坐镇省防指的孙景淼副省长一起分析防汛形势,重点部署钱塘江流域性大洪水防御工作,并连线兰溪、金华、衢州等地,听取汇报,具体指导。省委副书记唐一军26日凌晨致电省防指,要求全力以赴做好防御工作,保障人员安全。省人大副主任王辉忠也致电省防指了解情况,要求加强流域性洪水防御。
为减轻兰溪的防汛压力,省防指加强调度,富春江水库下泄流量加大至15000立方米/秒(2011年大洪水时最大下泄流量为13300立方米/秒),尽可能降低富春江水库库区水位;协调华东电调中心等单位,暂停新安江电厂和湖南镇水库发电;暂停沐尘、应村等水库发电泄洪。省防指于25日9时30分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省防指办、省水利厅派出2个工作组赴兰溪、衢州指导防御工作。紧急调拨20万条编织袋、5万平米彩条布、3万平米土工布(膜),1台100kw发电机,3000件救生衣,45套防汛灯,支援兰溪防汛抢险。
在大洪水面前,各地坚决服从省防指的统一指挥,顾全大局,互相支持,合力抗洪。杭州、衢州、丽水、金华和华东电调中心等自觉服从流域防汛大局,积极努力配合实施流域洪水联合调度。省军区、省武警总队、驻浙部队充分的发挥抢险救灾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有力支援各地抢险救灾。各相关的单位密切配合,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相关工作。
金华市派出抢险支队携带2台大功率抢险排涝车,调拨土工布2550平方米、救生衣1000件、应急发电照明灯4台,驻金部队3000余人赶赴兰溪支援抗洪抢险。同时,加强横锦、金兰等水库错峰调度,减小兰溪压力。市防指于24日22时30分启动防汛II级应急响应。
兰溪市市委书记朱瑞俊坐镇市防指组织指挥。市长蔡艳发表电视讲话,向全市人民发布防汛抢险紧急动员令。市防指于25日12时启动防汛I级应急响应,发布人员转移令,并向全市人民发出公开信,呼吁全市人民人人参与抗洪抢险。连日来,兰溪军民合力抗洪,齐心护堤,各镇乡责任人全员到岗,各江分段分片专人不间断巡查值守,转移和撤离低洼易涝地段及堤防险工险段人员,关闭沿江闸门、检查防洪拍门、封堵堤防道口、启动排涝站,对祥于里小片等低标准农防实施放水保坝,对局部低洼地段和未闭合的堤防实施加高措施,做好老城区应对高水位洪水倒灌内涝的各项准备。
由于降雨维持的时间长,兰溪站已超过保证水位10余个小时,26日0时30分,兰江支流梅溪前畈排涝站堤段发生管涌坍塌进水险情,造成梅溪流域洲上黄沙圩片进水。香溪镇紧急拉响防灾警报,迅速组织圩片内人员紧急撤离。金华市市长暨军民和兰溪市委书记朱瑞俊连夜赶赴现场,迅速组织人员撤离。目前已转移人员8400人,做到应转尽转。未接到人员受伤或死亡报告。
据省水文局监测,入梅以来(6月9日8时至26日5时),全省面降雨量达313mm,梅雨量已超过多年平均梅雨量(251 mm)25%。入梅以来的三轮强降雨区域基本重叠,大多分布在在钱塘江流域中上游,其中衢州市481mm,金华市409mm,钱塘江流域兰溪以上面雨量439mm,比2011年的317mm超了122mm。处于钱塘江中游的兰溪,需要承受上游1.8万平方公里集雨面积的来水,受上游连续强降雨影响,兰溪站25日晚出现了1955年以来最高水位32.04m和洪峰流量14500 m3/s,钱塘江发生较大的流域性洪水。据省防指初步统计,截至6月26日6时,梅雨强降雨已造成杭州、金华、衢州、丽水的22个县(市、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0.55亿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5.34亿元,工业交通业直接经济损失1.80亿元,水利工程直接经济损失2.47亿元。另据统计,全省共转移人员15万人。
据气象预报今天明天南部地区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省防指要求各级防汛部门将继续做好监测预报预警,分析会商,巡堤查险,人员转移,工程调度等各项防汛工作。(来源:浙江省水利厅)